中华经典源远流长,积淀着中华最深沉的精神追求,代表着中华独特的精神标识,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。童年诵读的内容,会变成孩子精神的一部分。让经典滋养童年,让诵读点亮人生。
阅读培养从教师培养做起
苏霍姆林斯基说:“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,培养起对书的酷爱,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,——这些都取决于教师,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。”教师既要重教书,也要重读书。要让学生热爱读书,教师首先要爱读书。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,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、图书等,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章杂志,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,供学生传阅。学生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,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。
一、语文阅读指导教师介绍
李亚萍老师
星光小学部引领教师
优秀语文教师
太原市学科带头人
太原市教学能手
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,深知小学阅读在整个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内容,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,最重要的训练之一。
“1+X ”的阅读教学
主讲:李亚萍
新《语文课程标准》指出:“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,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,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,加深理解和体验,有所感悟和思考,受到情感熏陶,获得思想自由,享受审美乐趣。”然而,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提问,学生回答,久而久之,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。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?
从案例说起:阅读教学教什么?
要素梳理:通盘考虑,注意关联。
教学实例:阅读教学做扎实。
课外阅读教学的几个策略。
赵振威老师
星光语言阅读主讲教师
语言表演教师、有声演播主讲教师
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毕业;曾任电视台节目主持人、新闻播音员、节目导演;多年从事播音主持艺考教学、有声演播教师,学生分布上海戏剧学院、云南艺术学院、天津师范大学、山西传媒大学、四川传媒学院等院校。把“真听、真看、真感受”贯穿于教学中。
阅读练习范文
天风城虽然名字是个城,但事实上规模并不大,位于大齐国的东部沿海地带,不过是个长不过五里宽不到三里的堡垒建筑。这里并没有普通百姓的居住,因为沿海多战事的原因,这里驻扎的全部是大齐国的官兵,整整两个营一万人。由于海风的侵袭加上常年的战事,天风城显得极为的破旧,更因为不经常修葺的原因,让那城墙上的巨大石块不少都碎裂风化,看起来有一种沧桑的味道,仿佛一个迟暮老人一般。这让人不由怀疑,如此下去,再过上几年,天风城不用东面的东夷人来攻打,自己就会倒塌成为一片废墟。
星光小学部全体教师以身作则,坚持练好基本功,言传身教、为学生做好榜样。
以满腔的热情面对学生,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。作为一名教师,在任何场合都要注意自己的形象,尤其在学生面前,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相当强,稍不注意,学生就会养成一些坏习惯,因此,教师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表率,树立榜样。
给学生一碗水,老师要有一桶水。生而为师,尽己所能,方不辜负“老师”这个称呼。及时充值,风雨兼程,我们一直在路上……
用激情唤醒热情,用爱心关注成长。
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朗读,天马行空想象。通过情景唤醒体验,打开心灵之门。
诵读小明星作品展示:
四年级二班——李琪永
五年级三班——丁玺睿
朗读一直是自己的最爱。通过声音把一部作品呈现在听者面前,用最真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故事,起到通过声音文字感染学生、鼓舞学生、教育学生的传导作用,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。 我想:这就是我们开展全校师生“疫去春来”朗读活动的意义。朗读,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生活,陶冶我们的情操,更能使我们在文学的海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一片心灵。在声音的引领下,学生们也都纷纷加入到朗读的行列中,精心选择朗读作品,反复练习,摸索作品的心声,朗读作品的情感……掀起了一阵朗读热潮。读中华之经典,读传世之佳作。朗读,能带给你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
——李英(六年级)
朗读,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,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,就语文学习而言,朗读是最重要的。朗读是阅读的起点,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,它有利于发展智力,获得思想熏陶,更有助于情感的传递。这次活动,人人参与,师生互动交流学习,将朗读落到实处。老师高质量的朗读不仅为学生朗读树立了朗读标准,而且有激情,感情充沛的朗读更能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,极大的鼓舞了学生的热情,每个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,适合自己的文章去朗读,充分感受朗读带来的乐趣!
——高雅(一年级)
人间四月——星光学校“语文节”
四月,地气生,万物长,生命的内在力量沉睡一冬后渐渐苏醒。“当春乃发生”,是读书的好时节,也是星光学校的语文节。
这一天,请捧起心爱的书,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,诵读下美文,给自己的心灵充一充电。
让教育向美而生,这是一名教师的初心,也是他的使命。
星星微亮,汇聚成光!星光学校是充满希望的田野,春正来临,就在春光的沃土上,枝桠间……